索引号: | 成文日期: | 2018-09-14 | |
发文机关: | 塔城市人民政府网 | 发布日期: | 2018-09-14 |
发文字号: | 有效日期: |
塔城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2017年,塔城市委、市政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,遵循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五大发展理念,认真落实中央、自治区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的一系列安排部署,按照地委提出的“社会稳定立标杆、经济发展有贡献、民族团结做示范、城乡建设勇争先”工作要求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立足塔城市区位优势、生态优势、农牧资源优势、人文优势和政策优势,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,抢抓发展机遇,统筹推进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各项工作,转型发展加快推进,民生保障持续增强,社会事业全面进步,生态环境显著改善,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国民经济发展
经济总量
初步核实,201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(GDP)80.4亿元,增长9.4%。人均GDP达到52998元,按全年平均汇率(1:6.7547)计算达7846美元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亿元,增长5.6%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.7亿元,增长9.6%,其中工业经济实现增加值1.9亿元,增长10.1%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6.7亿元,增长11%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∶18∶57调整为24∶19∶57。一产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,二产比重上升1个百分点,三产比重持平。在三次产业中,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4.8%,拉动经济增长1.4个百分点;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8.8%,拉动经济增长1.8个百分点,其中工业贡献率为2.6%,拉动经济增长0.2个百分点,建筑业贡献率为16.2%,拉动经济增长1.5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66.4%,拉动经济增长6.2个百分点。
农业、农村
农业生产稳步增长,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.6亿元,增长5.9%,其中:种植业产值23.5亿元,增长2.9%;林业产值0.31亿元,增长3.3%;畜牧业产值14.7亿元,增长12.4%;渔业产值0.1亿元,增长5.5%;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.9亿元,增长12.5%。
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54.6万亩,良种覆盖率达到98%。其中,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9.2万亩,下降5.3%,其中:小麦41.23万亩,下降19.6%,玉米87.94万亩,增长3.2%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1.2万亩,增长47.2%,其中:油料面积2.26万亩,增长1.4倍,甜菜面积1.62万亩,增长1.4倍,蔬菜面积1.93万亩,下降16.8%,打瓜面积3.23万亩,增长57.5%。饲草料播种面积14.17万亩,增长30.7%。粮经饲比例由上年的88∶5∶7调整为83.5∶7∶9.5。积极推进以小麦、玉米为主的制种业发展,建成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14.2万亩,万亩高产示范区12个。
粮食总产98.03万吨,增长2.89万吨,增长3.1%,其中:小麦总产15.88万吨,下降22.1%;玉米总产82.13万吨,增加7.4万吨,增长9.9%。经济作物中,油料总产0.33万吨,增长1.3倍;甜菜总产7.34万吨,增长26.8%;蔬菜总产8.79万吨,下降12.7%;打瓜总产0.29万吨,增长61.1%。
林业生产稳步增长,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.6万亩,增长33.3%。特色林果种植面积5.49万亩,其中:高酸海棠种植面积2.86万亩。
因地制宜,挖掘优势产业潜力,畜牧业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巩固。全年牲畜最高饲养量达到141万头(只),下降18.7%,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69.4万头(只),下降4.3%,其中:大畜存栏头数11.96万头(只),增长28.6%;羊存栏57.39万只,下降3.4%。年内牲畜出栏数72.44万头(只),增长7.4%。各类牲畜繁殖成活数52.3万头(只),下降2.6%。全年肉类总产量2.9万吨,奶产量4.06万吨,增长4.1%,禽蛋类产量8255吨,增长9.8%,羊毛产量1305吨,增长7.8。新建标准化养殖圈舍4万平方米,购进良种畜4万只。创建国家级肉羊标准化示范场2个、自治区级肉牛标准化示范场3个。改良天然草场1万亩,实施划区轮牧2万亩。
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,新型农机具得到广泛推广应用,全市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1.65万千瓦,增长2.5%。农业机械保有量7930台,下降2.6%,其中:大中型拖拉机5552台,增长0.5%;小型拖拉机2410台,下降3.4%;联合收割机260台,增长2%。大中型配套农机具13863部(套),增长0.84%。农业机械固定资产总值达5.23亿元,增长2.6%。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99.51%。
农用化肥施用量4.85万吨,下降1.02%;农药使用量67吨,下降0.74%;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300吨,增长4.45%。农村用电量7825万千瓦时,下降1.6%。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,机电井保有量2064眼,有效灌溉面积达152.7万亩,高新节水灌溉面积128.1万亩,覆盖总播种面积的82.6%。蔬菜大棚7000座,设施农业面积1.4万亩。新(改)建防渗渠29.1公里。
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。建设安居富民房1000户,农村居住环境逐步改善。全年农村公路新建改造完成67公里,下降58.6%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7%。全市村队实现村村通电。年末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84个,增加55个,会员16909人,增加275人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深入开展,累计建设站点209个,全年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及群众3万人次。
工业及能源消耗
优化工业结构,工业经济平稳发展。2017年,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.9亿元,增长10.1%,其中:轻工业实现增加值0.57亿元,增长7.8%;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.3亿元,增长11.6%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0.78亿元,增长9.3%;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0.3亿元,增长13.3%。工业经济效益下降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7亿元,下降5.4%;负债总计3.9亿元,下降7.1%;主营业务收入4.4亿元,增长15.8%;利润总额-818万元,增亏23万元;营业利润-1377万元,减亏582万元;年平均从业人员521人,增长5%。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3.5亿元,增长4.4%,产销率95.5%。
全年加工小麦粉5.10万吨,增长1%;生产饲料12.5万吨,增长1.6%;生产商砼35.3万立方米,增长8%;生产滴灌带300吨,下降9%;完成供热量1287万吉焦,增长8%;生产自来水1709万立方米,增长2%。
2017年,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2.3%。七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量7.9万吨标准煤,下降44%。其中:轻工业消耗0.4.万吨标准煤,下降30.9%;重工业7.47万吨标准煤,下降44.6%。七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原煤消费量22.4万吨,下降3%;消耗柴油879.2吨,下降32.4%;用电量45143万千瓦时,增长7.6%;消耗水62.2万立方米,下降8.4%。
建筑业
2017年,全市有资质的施工总承包、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共6家(法人企业),完成总产值7.8亿元,下降38.5%,签订合同总量13.8亿元,下降33.3%。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9万平方米,下降33.6%,其中:本年新开工面积40.4万平方米,下降28.6%。全市房屋竣工面积27万平方米,下降41.4%。
固定资产投资
2017年,全市狠抓重大投资项目建设,注重民生项目投入,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,规模实现新突破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.2亿元,增长17%。其中:城镇完成投资62.5亿元,增长19%;房地产开发投资3.7亿元,下降7.2%。
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亿元,下降20.9%;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.5亿元,增长12.7%,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3亿元,增长36.7%。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4.1∶16∶59.9调整为16∶15.1∶68.8。
从投资构成看,建筑工程完成投资53.6亿元,增长16.3%;安装工程完成投资2亿元,增长2.5%;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3.2亿元,下降16%;其他费用完成投资3.6亿元,增长5倍。
房地产业
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,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.7亿元,下降7.2%,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.6%。房屋施工面积63.4万平方米,增长7.8%,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5.6万平方米,增长17.2%,竣工面积9.5万平方米,增长3.5倍。商品房空置面积为2.9万平方米,增长96%,占房屋施工面积的4.6%,商品房销售面积6.8万平方米,下降12.2%,其中住宅5.3万平方米,下降13.7%,商品房销售额为3.2亿元,下降7.3%,其中住宅销售额为2亿元,下降10%。
招商引资
2017年,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紧扣发展主题,拓宽招商领域,全年完成招商项目37个,到位资金总额19.2亿元,增长44%。其中:区内引进项目11个,到位资金6.7亿元;区外引进项目24个,到位资金10.9亿元;PPP项目2个。到位资金1.9亿元。
外向型经济
全年实现边贸进出口总额实现22703.5万美元,同比增长33%。其中:进口额9668.6万美元,同比增长28.2倍;出口额13034.86万美元,同比下降22%。(含边民互市数据完成2.8亿美元,同比增长16.7%。其中:进口额9668.65万美元,同比增长2816%;出口额18034.86万美元,同比增长7.65%)
果蔬出口2500.82吨,货值268.27万美元;其中蔬菜出口2360.62吨,货值251.21万美元;水果出口140.2吨,17.09万美元。进口国家主要为哈萨克斯坦;出口国家为哈萨克斯坦、俄罗斯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、苏丹等国。
交通运输
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,运能运量不断提升,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。年末全市公路里程1297.6公里,其中:城市公路里程14.6公里,农村公路里程1283公里。全年货物运输总量完成270万吨,增长0.2%,全年完成客运量771.6万人,增长8.8%,全年旅客周转量149107万人公里,增长9%,全年货运周转量69745万吨公里,增长9.5%。2017年末,全市公共汽车运营80辆。年末机动车保有量4.35万辆(台)。
邮电通讯业
邮政电信平稳发展。全市邮政业务总收入2897万元,增长28.3%。发送函件4.4万件,增长41.9%;特快专递7.4 万件,减少31.3%;报刊420.5万份,下降5%。电信业务总收入8645万元,增长11.03%。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.3万户,增长1.9%。移动电话用户22.8万户,增长10.3%。发送短信3702万条,下降9.8%。计算机互联网用户 6.24万户增长5.1%。
国内贸易
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放缓,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.3亿元,增长9.6%。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6.8亿元,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.5亿元,分别增长9.5%和10.5%。城乡消费规模扩大,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.1亿元,增长9.5%;农村消费品零售额6.2亿元,增长9.8%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5.9亿元,上升7%;限额以上餐饮业、星级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.09亿元。
财政和税收
财政收入明显下降,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.82亿元,下降18.7%,其中: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.33 亿元,下降20.7%,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,增值税完成12657万元,增长58.6%;营业税完成1305万元,下降77.7%;个人所得税完成3461万元,增长11.4%;企业所得税完成4955万元,增长55.9%。
财政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,对教育、卫生、医疗、社会保障、公共安全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,完成地方财政支出25.74亿元,增长17.89%,其中:公共财政支出完成23.32亿元,增长9.18%,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,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17411万元,下降 2.72%,国防支出完成37万元,下降41.27%;公共安全支出完成47488万元,增长259.27%;科学技术支出完1549万元,下降48.67%;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27104万元,增长4.54 %;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完成15914万元,下降6.85 %;住房保障支出完成11906万元,下降57.58 %;节能环保支出完成3470万元,下降71.86%;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13379万元,增长8.59%;农林水支出完成29112万元,下降27.12%;交通运输支出完成12418万元,增长771.44%。
税收增长较快,全年共完成税收收入5.4亿元,下降7%,其中:国税收入3.4亿元(含关税),增长39.8%;地税收入2亿元,下降39.4%。
金融业
贯彻落实金融宏观调控措施,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。201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5.12亿元,比年初增加10.33亿元,增长8.27%,其中:住户存款余额61.1亿元,比年初增加3.71亿元,增长6.5%;贷款余额93.64亿元,比年初增加18.06亿元,增长23.89%,住户贷款余额40.15亿元,增长19.4%。
旅游业
围绕构建“油画塔城、丝路净土、康养天堂”目标任务,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内涵,努力提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水平,有力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
坚持以文化旅游产业和外向型经济为主导,紧紧抓住哈国承办“2017年中国旅游年、阿斯塔纳2017世博会”有利时机,在疆内外密集推介“巴克图口岸便利通关”形象。依托与东哈州签订的《跨境旅游合作协议》、《旅游、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合作协议》,全方位开展双方旅游业交流合作。拓宽赴哈国阿拉湖的四季游、开发赴阿拉木图、阿斯塔纳、乌斯卡缅等腹地城市的纵深旅游。实现了“中哈旅游年新疆巴克图口岸跨境自驾游首发团”22人;圆满完成了中国新疆塔城市-哈萨克斯坦东哈州共同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推介会;相继推出2批18人跨境阿拉湖三日游。成功协办2017年第十二届环塔拉力赛的同时,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。组织了旅游企业积极参加2017年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”第二届新疆春季旅游博览会;选派伊蔓树塔塔尔风情园参加第七届乌鲁木齐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,并荣获“新疆民间餐饮匠人”称号;组织旅游企业积极参加2017(中国)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及2017中国(辽宁?沈阳)东北亚旅游产业博览会;成功举办中国新疆塔城市—哈萨克斯坦东哈州跨境旅游资源推介会;开展了“旅游让生活更幸福”为主题的中国旅游日系列惠民活动;创新组织开展了“爱家乡·游塔城”及“文明旅游进校园”活动。
全年共接待游客43.63万人次,增长11.26%;旅游综合收入约5.7亿元,增长36.58%(其中入境人数0.5万人次,旅游外汇收入0.07亿元)。全市旅行社7家,AA级景区6家,星级宾馆5家,(其中四星级1家、三星级3家、二星级1家)。星级农家乐24家,(其中四星级3家、三星级21家)。基本形成了“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全面发展的旅游产业服务体系。
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
公用事业
围绕建设美丽塔城目标,努力打造宜居城市,积极开展河道治理及棚户区改造工程,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。全年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26.5亿元,翻新改造城市巷道(硬化背街小巷)14.2公里。新增绿地 10公顷,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0.9 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3.26平方米,全市人均绿地面积58.83平方米。天然气年总供气量612万立方米,下降20%,其中:车用357万立方米,民用255万立方米。新增天然气用户1000户。自来水日均供水量是2.3万立方米。集中供暖面积570万平方米(鸿瑞热力225万平方米,一通热力345万平方米),下降2%;供水管网240.5公里,排水管网170公里,污水处理厂1座,污水处理率85.3%(进场污水处理率 100%,污水收集率85.3%),垃圾处理站2个,其中:医疗卫生垃圾处理站 1个,生活垃圾处理站 1个。城市棚户区改造1500户,保障性住房(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)0套。
环境保护
围绕建设“绿色塔城”目标,加大环境保护力度,严格控制污染。森林覆盖率24.6%,森林蓄积量116万立方米。全市河系水资源4.26亿立方米,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1.46亿立方米,年平均降水为467毫米(有没有可比数)。城市饮用水水质良好,达到地下水饮用和灌溉水质标准,水质保持稳定。城市空气质量为一、二级的天数占99.7%,优良率较2016年无变化,PM2.5年均值为16微克/每立方米,较2016年下降15.8个百分点,达到国家优良水平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值昼间49.6分贝,夜间升高0.3分贝,道路交通噪声值昼间64.8分贝,夜间48.9分贝,昼间下降0.1分贝,夜间下降0.2分贝。
社会事业发展
科技、人才事业
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,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,2017年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册人数2951人,与上年持平,高级职称513人,增长12%,中级职称1069人,增长1%,初级职称1369人,下降4.5%。
2017年全市加大创新型人才、紧缺性人才、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,形成了育才、引才、聚才、用才的良好环境。全年引进各类人才97人,年末全市各类人才总量13751人,其中,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20人,专业技术人才2996人,高技能人才315人,农村实用人才8151人,社会工作人才643人,党政人才1326人.
文化体育、广播电视事业
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广播事业,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,全市年末拥有文化馆 1个,公共图书馆 1个,博物馆16个。举办了以“美丽塔城,共圆梦想”为主题的百日广场文艺演出达20场次;进行文化下乡演80场/次、文化暖冬下乡演出32次,文化六进活动40场次。宣传、展览、绘画大赛、象棋大赛、文体等活动等194场次(其中宣传展览 25个、绘画大赛2次、象棋大赛2次、文体活动、大型活动10次、其他文体活动155次);每日舞会180场次;全民健身1200场次;乡村百日文体活动247场次。农村流动电影共播放1380场次,观看群众达8万人次。
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,全市拥有广播电视台 1 座,电台 1 座,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3%,电视台人口覆盖率88%。全市有卫星转接1座,广播转播发射塔 1 座。拆除非法安装地面卫星接收设施3套,完成农村“户户通”机顶盒安装任务 10449 套,覆盖率达到95%。
教育事业
加大教育投入力度,素质教育全面实施,教育发展与改革加快,中小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。全市拥有大专院校1所,在册学生550人;党校2所;各类中等职业学校3所,在册学生2140人;普通中学6所(含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),在校学生10271人,减少0.3%;拥有完全小学22所,在校生10110人,同比减少2.4%;特殊学校1所,在校学生98人;教学点8所,在校学生88人,减少3.4%;市级幼儿园47所(含乡镇幼儿园),在园幼儿4415人,增长31.1%;学龄儿童入学率100%,小学升初中升学率100%,高中升学率91%,上升5个百分点。教师队伍不断得到优化,2017年,全市在职大学教职工64人,其中:教师55人;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314人,增长3.3%;中学教师897人,减少22.5%;在任小学教职工1179人,增长2.1%;幼儿园教职工421人,增长40.3%。
卫生事业
医疗保障体系更加健全,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。2017年塔城市范围内的卫生机构24所,其中:医院6所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所,妇幼保健机构2所,卫生院9所,街道卫生服务中心3所。卫生监督机构2所,诊所、卫生所和医务室166所。卫生技术人员1150人,执业医师405人,执业助理医师92人,注册护士443人,药师56人,技师(士)87(其中检验师67人),其他151人。其他技术人员62人,病床位数1053人,塔城市所属卫生机构15所,其中医院1所,卫生院9所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,妇幼保健机构1所。卫生监督机构1所,诊所、卫生所和医务室166所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88人,增加40人,其中:执业医师220人,增加53人,执业助理医师41人,减少2人,注册护士220人,增加47人,病床位603张,,其中:市级医疗单位474张,各乡镇场卫生院129张,万人拥有床位数为39.4张。
人口、民生和社会保障
人口与就业
低生育水平持续。2017年末全市总户数5.3万户,总人口15.2万人,下降0.03%,其中:城镇人口8.3万人,乡村人口6.8万人。按民族分,汉族人口8.8万人,占总人口比例53.8%;哈萨克族人口2.8万人,占总人口比例18.3%;其他民族3.6万人,占总人口比例23.9%。全市人口出生率11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-7.62‰。(以上数据不含兵团)
全面推进城乡就业统筹,积极落实就业政策,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,公共就业服务不断优化,就业总体形势保持平稳,实现就业再就业20600人,其中: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4899人,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人员5701人。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82人,大中专毕业生就业748人,复转军人就业18人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%以内。开发公益性岗位650个。全年共开办职业技能培训76期,培训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6563人次。其中:农村富余劳动力5859人次,城镇失业人员419人次,未就业高校毕业生45人次,创业培训240人次,培训合格率达80%。
民生与社会保障
围绕建设“和谐塔城”目标,大力推进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,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。年末从业人员24788人,增长3.2%,其中:国有单位20436人,增长5.2%;城镇集体单位291人,下降40.5%;其他经济类型单位4061人,下降1.2%。年未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8735元,增长7.5%。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,年末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6400元,增长3.9%;农民人均纯收入15550元,增长5.6%。
物价总体上涨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.2%,物价涨幅比上年上涨3.2%。分类型看:食品烟酒类价格累计上涨1.1%;衣着类价格累计上涨4.7%;居住类价格累计下降0.1%;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累计上涨2.0%;医疗保健价格累计上涨16.9%;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累计上涨6.2%;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.3%;交通和通信价格累计下降2.1%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.1%,上涨2.1%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9.7%,下降0.3%。
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形成。全市城镇职工养老、医疗、失业、工伤、生育五大保险和城镇居民及新型农村各类保险的覆盖面扩大,各险种参保人数达120838人,增长2.4%;其中:参加养老保险人数60222人(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33584人,其中:行政事业单位10151人;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6638人)增长2.7%。医疗保险37028人(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5264人,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1748人)增长1.1%。失业保险人数6994人,增长3.0%,工伤保险人数7816人,增长4.3%,生育保险人数8778人,增长3.3%;全年保费收入32700万元,增长12.3%;其中:养老保险20262万元(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8166万元,其中:个人缴费804万元,财政补贴1292万元)增长8.4%。全年医疗保险11378万元(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0058万元,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320万元)增长19.3%。失业保险446万元,下降1.8%,工伤保险322万元,增长30.9%,生育保险292万元,增长59.6%。实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(含退休)10151人,职业年金1727万元。(不包括地直单位数据)
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继续提高,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,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。完善福利院设施,塔城市社会福利院共有床位76张,全市收养三无人员47人,五保户96人,孤儿17人。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774户,1511人,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659户,3566人。共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1335万元,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015万元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